燃油汽车整体结构
动力系统(发动机系统)
• 发动机(内燃机):核心部件,将燃料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。
◦曲柄连杆机构:活塞往复运动→曲轴旋转运动。
◦ 气门机构:控制进气/排气门的开启和关闭(凸轮轴、气门等)。
◦燃油供给系统:燃油箱、燃油泵、燃油喷射器(主要是电喷系统)、燃油滤清器。
◦点火系统(汽油车):火花塞、点火线圈(柴油车为压燃)。
◦冷却系统:水泵、散热器(主要是水冷),防止过热。
◦润滑系统:油泵、过滤器,减少摩擦损失。
◦ 排气系统:排气歧管、催化转换器、消声器,处理废气、降低噪音。
2.传动系统
• 离合器(手动档):分离/接合发动机和变速箱。
• 变速器:调整扭矩和速度(手动/自动/双离合器/CVT)。
• 驱动轴:将动力传输至后轮驱动/四轮驱动车辆的差速器。
• 差速器:分配动力并允许车轮转速差异(前轮驱动车辆集成在变速箱中)。
3. 驱动系统
• 车架/底盘:承重(轿车)或非承重(越野车、卡车)。
• 悬架系统:减震器、弹簧、控制臂,分为独立/非独立悬架。
• 车轮和轮胎:轮毂、轮胎(胎面、侧壁等),提供抓地力。
4.转向系统
• 机械转向:方向盘、转向柱、齿轮齿条机构。
• 动力转向:液压动力转向(HPS)或电动动力转向(EPS)。
5. 制动系统
• 行车制动器:盘式/鼓式制动器,液压驱动(制动主缸、从动缸)。
• 驻车制动器:机械手刹或电子手刹。
• 电子辅助: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、ESP 车身稳定系统。
6.车身及安全结构
• 车身类型:承重(轻量化)或非承重(高刚性)。
• 覆盖件:车门、引擎盖、保险杠等。
• 安全设计:防撞梁、安全气囊、车身能量吸收区。
7. 电气和电子系统
• 动力系统:蓄电池(启动电源)、发电机(运行中充电)。
• 启动系统:起动器、点火开关。
• 照明和信号:前灯、尾灯、转向灯。
• 仪表和信息娱乐:仪表板、中央控制屏幕、导航。
• 空调系统:压缩机、冷凝器、蒸发器。
• 电子控制单元(ECU):发动机控制模块(ECM)、变速箱控制模块等,集成传感器网络。
其他说明
• 排放控制系统:包括EGR阀、催化转化器等,减少污染物的排放。
• 驱动形式不同:前轮驱动车没有驱动轴,通过变速驱动桥来传递动力;四轮驱动车则增加了分动箱。
• 现代电子:严重依赖ECU和CAN总线通讯实现智能控制。
总结 燃油车的架构是机械电子高度整合,各系统共同作用,确保动力性、安全性、舒适性。随着科技的发展,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,但核心的机械原理不变。虽然新能源汽车架构各有不同(如三电系统),但燃油车架构仍是汽车工程的基础。